新闻中心news
星空·综合体育劳力士因金价上涨提价但二手价格撑不住了
新年伊始,劳力士又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提价,主要针对贵金属材质的热门表款,比如人气居高不下的黄金款迪通拿,从344900元涨到393000元,涨幅近14%。
涨价的原因,主要是2024年全球黄金价格一路上涨并屡创新高,推高了贵金星空·综合体育官方网站属腕表的生产成本。每年1月1日进行价格调整,已经成为劳力士的惯例。往年,精钢款型号表款也会有小幅涨价,而今年平均涨幅高达8%,明显高于去年。
与零售市场的火热不同,劳力士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却不再坚挺。在一些零售商那里,即使现在依旧溢价的热门款,相比巅峰时期也滑落了不少。而根据全球二手腕表交易平台WatchCharts的数据,截至1月2日,过去两年,劳力士二手市场的价格指数已下跌11.8%;同集团姐妹品牌帝舵的市场表现更糟糕,过去两年星空·综合体育,二手市场价格指数下跌15.2%。
品牌年年提价,而二手行情不断下跌,令消费者疑惑:劳力士不保值了吗?它跌到底了吗?
劳力士的冷热不均,只是瑞士手表消费后劲乏力的侧影。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,瑞士钟表出口总量下跌9.4%,减少近15万枚。从独立制表品牌百达翡丽、爱彼,到背靠奢侈品巨头的卡地亚、欧米茄,高端腕表引以为傲的抗风险能力正在备受考验。
很多人在买第一块瑞士手表时,都听说过“一劳永逸”的说法——买一块劳力士,一步到位。
新表价格适中、二手交易活跃,加上众多明星名流带货,让消费者对劳力士的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深信不疑。一位二手腕表商表示,最疯狂的时候,只要是劳力士都敢收,因为收回来放两个月就能赚20%。
2023年,劳力士销售额达到101亿瑞郎,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,所占零售市场份额也升至30.3%。这份来自摩根士丹利和瑞士咨询公司LuxeConsult联合发布的2023年瑞士钟表业销售年度榜单还显示,劳力士在2023年生产了124万只钟表,所占市场份额“前所未有”,销售额比排在第二至第六位(卡地亚、欧米茄、爱彼、百达翡丽和理查德·米勒)的销售额总和还要高。
因为一表难求,劳力士将扩大产能提上日程,打算斥资10亿欧元兴建第五个生产基地,预计将于2029年落成。与此同时,它正式完全对全球最大的钟表经销商宝齐莱(Bucherer)的收购,通过扩大销售网络,来增强市场线月,劳力士的首家中国直营店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业,记者在现场看到,陈列表款几乎都不做现货销售,只能登记预订。店员表示,该门店由Bucherer运营,在中国大陆称为“宝嘉尔”。其微信公众号显示,宝嘉尔还运营着上海恒隆广场的一家临时店,不排除未来升级为专卖店的可能。
这打破了劳力士一直以来的销售模式。在中国,它向来以经销商的方式对接市场。比如在上海,运营劳力士门店的授权零售商有上海榜亚、冠亚名表城、英皇钟表珠宝、盛时表行、亨吉利、东方表行、周生生、周大福等。宝嘉尔的出现,意味着劳力士可以跳过经销商,在稳定市场价格和获取利润上有更高的自由。
对于公众最关心的问题,能否用零售价直接买到一些热门款,而不用加价或配货?店员表示,“我们都是公价销售,但要预订。”根据此前的计划,未来劳力士还将在该直营店的二楼开售官方授权的二手店,除销售外,也承接劳力士二手腕表的回收业务。今年早前,劳力士已与东方表行合作,中国香港上线二手腕表业务。
上述二手腕表商担心,现在行情不好,也没什么新的投资项目可以赚得跟以前那么多,消费缩水了,二手腕表慢慢也从高峰跌下来,因为追的人少了,尤其是中产消费群体。
经历疫情三年的高速增长,实际上,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,瑞士制表业就已经陷入增长乏力,进入2024年后出口额更是一路下跌,连累几大手表巨头营收滑坡。
拥有欧米茄、浪琴星空·综合体育、天梭等品牌的斯沃琪集团,2024上半年出现了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收入下滑,收入同比下降10.7%,净利润暴跌70.5%。卡地亚、江诗丹顿的母公司历峰集团虽然珠宝部门业绩坚挺,但腕表部门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16%。
“(制表商)应当对单纯追求产量持审慎态度。”历峰集团董事主席兼创始人约翰·鲁珀特(Johann Rupert)在去年8月的股东大会上直白地表示,瑞士钟表行业必须减产,以应对高端腕表需求的衰退。
彭博和英国交易平台Subdial联合推出的高端二手手表指数BSWI,在2024年下跌近6%,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低。而受一级市场影响,拍卖市场也开始降温,佐证了贵价名表的“退烧”。从巨头佳士得、苏富比到以钟表拍卖见长的富艺斯,均出现“珠宝热、钟表冷”的情况。整体来看星空·综合体育,各家钟表专场的表现均逊于前两年,大手笔抢拍的热情不再。
斯沃琪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·海耶克(Nick Hayek)此前预测,中国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审慎态度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底。但在大部分二手腕表卖家看来,国内高端腕表市场的需求疲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。
热门款仍在“跌跌不休”,一些小型商家开始将手头的高价腕表抛货,然后补仓具有升值空间的低价表款,来降低库存腕表的持有成本。